您的位置: 普通內科 科普知識詳細

高溫警報---熱射病
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7-24 本文來源:普通內科

   夏日炎炎,多地高溫紅色預警頻發(fā)。夏季的高溫不僅僅是季節(jié)的轉換信號,更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隱患。其中,有一種因高溫而誘發(fā)的極端病癥——熱射病,正悄無聲息地在炎熱季節(jié)中蔓延,成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的公共健康議題。它是中暑的最嚴重階段,直接威脅到人們的生命安全。

一、什么是熱射病?

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癥中最嚴重的情況,即重癥中暑,是由于暴露在高溫高濕環(huán)境中身體調節(jié)功能失衡,產熱大于散熱,導致核心溫度迅速升高,超過40℃,伴有皮膚灼熱、意識障礙(例如譫妄、驚厥、昏迷)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致命性疾病,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,一旦發(fā)生,死亡率極高。根據發(fā)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,熱射病可分為勞力型熱射病和非勞力型熱射病(又稱經典型熱射病)。

二、熱射病的常見癥狀射病的常見癥

1.體溫升高:體溫升高是熱射病的主要特征。患者核心體溫多在40℃以上。

2.中樞神經系統癥狀: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是熱射病的主要特征,早期即可出現嚴重損害,表現為:譫妄、嗜睡、癲癇發(fā)作、昏迷等;還可出現其他神經系統異常表現,包括行為怪異、幻覺、角弓反張、去大腦強直等。部分患者后期可遺留長期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,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、認知障礙、語言障礙、共濟失調等。

3.其他癥狀:頭痛、惡心、皮膚發(fā)紅、皮溫升高、 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、肌肉痙攣或無力。

三、熱射病的高危人群

并非所有人都同等面臨熱射病的風險,特定群體需要格外小心:

1.體溫調節(jié)能力不足者:如體弱者、兒童、孕婦;

2.慢性疾病患者:如心臟病、高血壓、腦出血后遺癥等患者;

3.服用某些影響體溫調節(jié)藥物者:如抗膽堿類藥物、抗組胺類藥物、抗精神病類藥物、β受體阻滯劑、利尿劑;

4.長時間處于高溫環(huán)境者:如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、交警、建筑工人、封閉車廂中的兒童等;

5.超重或低體重者:身體質量指數(BMI>25 或<18.5

四、如何預防熱射病

1.及時補充水分:口渴想喝水時,說明體內缺水量已經達到體重的2%。如持續(xù)超過體重的2%,極易發(fā)生中暑甚至熱射病。可以喝糖水、鹽水或涼綠豆湯、涼山楂汁、金銀花茶、菊花茶等。避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飲品。

2.外出前做好防暑準備:高溫天氣里盡量避免外出。一定要外出時,盡量避開10-16時左右(太陽短波輻射最強時間),出門前半小時涂防曬霜。盡量多在背陰處活動或休息,避免太陽直射。出門備遮陽帽、太陽傘等裝備。如需較長時間外出,應備上充足的水,有條件可以隨身攜帶風油精、藿香正氣水等。

3.受熱后禁止“快速冷卻”:炎熱夏天外出歸來,把空調電扇溫度調的很低,或者立即沖涼水澡,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,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(fā),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,使人頭暈目眩。

4.避免車內高溫危害:即便是在22℃的涼爽天氣里、給車窗開條縫,車內溫度也能夠在1小時內達到 40多度。注意車內高溫,選擇合適的停車位置,使用遮陽板,打開空調通風。特別注意不要將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車里。

5.適應性訓練:高溫環(huán)境下鍛煉應循序漸進,初夏開始逐漸增加強度。對于需在高溫下工作的人員,應逐步增加工作強度,讓身體適應。不提倡生病時戶外訓練及工作。

五、緊急應對措施

1.搬移:

將患者迅速抬到通風、陰涼、干爽的地方,解開衣扣,松開或脫去衣服,把頭偏向一側,防止嘔吐物阻塞氣道。

2.降溫:

可用冰水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浴。持續(xù)有效降溫,要在30分鐘內將核心體溫降至39℃以下,2小時左右降至38.5℃以下。達到正常體溫后應停止降溫。

3.補水:

患者有意識時,可給一些清涼飲料。如果患者出現肌肉不自主抽搐,禁止進食水。

4.評估意識狀態(tài):

若呼叫沒有反應,呼吸、心跳停止,應及時撥打120呼救,培訓過的人員可立即實施心肺復蘇術。

5.轉送:

    轉運途中,不可中斷物理降溫,以“降溫第一,轉運第二”的原則,盡可能地用冰袋敷于病人頸部、腋窩及大腿根部,以保護大腦、心肺等重要臟器。

以下4種情況,須及時送醫(yī)院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救治:

   1. 缺乏必要的救治條件;

   2. 訓練中出現昏迷,即使很快清醒也要立即送醫(yī)院診治;

   3. 對于熱損傷癥狀比較嚴重,經過現場處置無法及時緩解,或發(fā)生熱痙攣肌肉抽搐伴疼痛、意識不清、體溫持續(xù)居高不下者,須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并及時送院檢查救治;

   4. 當患者已初步判定為熱射病,經現場救治后應立即送醫(yī)院搶救




預約掛號 結果查詢 舉報郵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
官方微信